作者:管理員 發布于:2016-11-20
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:4月25日14時11分在尼泊爾(北緯28.2度,東經84.7度)發生8.1級地震,震源深度20千米。尼泊爾、印度、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對此次地震有強烈震感。
中國西藏受到尼泊爾地震嚴重影響,房屋倒塌,通訊中斷。西藏拉薩、日喀則等地網友表示震感明顯,“家里晃得厲害,燈在搖,桌子也在動”、“剛剛好像地震了,整個房子都在搖”。
地震災害學業內人士常說:“殺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”,相關資料顯示,地震中人員傷亡總數95%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,僅有不足5%的人員傷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發的水災、海嘯和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導致。
從汶川地震到魯甸地震,倒塌的大量房屋都是鄉鎮農村自建的住房,這些房子很少考慮到抗震設計,有些還是頗為古老的磚瓦房,甚至土木房。尤其是土木房的夯土墻壁,本身就容易因為膨脹收縮而開裂,在抗震上就是戰五渣。
而日本的民居,則普遍在房屋和地基之間加入減震層。1996年日本實行“耐震改建計劃”廣泛應用了隔震技術,就是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晃動來吸收地震的能量。他們在建筑物底部填加橡膠層或者滑動承重座作為緩沖裝置。這些橡膠層非常耐用,一般使用年限約60年,能夠把地震對樓房的搖晃程度減輕1/3到1/5。
推行這個技術后,房屋造價將提升,一般樓房的造價將提高10%,公寓樓的造價則會提高25%。
除此之外,日本民居還普遍采用箱體設計。這樣能夠保證房屋在地震發生時不會散開,即便在劇烈的搖晃中也可以整體翻滾而不損毀。日本東部大地震引發海嘯時,電視畫面上能看到很多房子被整棟沖走。
當然新型材料的運用也不容忽視。它們的共同特征是質量輕,強度高,比如樹脂、加氣混凝土、碳纖維,即便倒塌墜落,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,而且安裝方便,蓋房子跟搭積木一樣輕松。
防震于未然,小編還是針對家庭裝修中的安全隱患問題,找出預防不安全因素的措施,跟你聊聊家裝防震的那些事兒。